科學把握廉政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
發(fā)布時間:2008-07-30 09:56:00 訪問次數(shù): 祁佑華 信息來源:《湖北日報》
-
當今世界,清廉不僅是一個社會政治文明的基本表現(xiàn),也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、文化和社會的和諧發(fā)展,廉政文化昌盛與否,已成為評價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標桿和基本指數(shù)。
科學把握廉政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
廉政文化建設必須以科學發(fā)展觀為統(tǒng)領,自覺融入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先進性建設的全過程,融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過程,融入反腐倡廉工作的總體部署之中。必須逐步構建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(guī)范相協(xié)調、與中華民族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相傳承的廉政文化體系。必須按照文化建設的規(guī)律辦事,以文化的手段來建設廉政文化,兼容并蓄,貼近實際,貼近生活和貼近群眾,寓教于文,寓教于理,寓教于樂,做到以德感人,以理服人,以情動人。必須把先進性與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,一手抓高雅廉政文化建設,一手抓通俗廉政文化建設,提高廉政文化建設的滲透力、有效性。必須不斷創(chuàng)新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,創(chuàng)新思路、創(chuàng)新方法、創(chuàng)新內容、創(chuàng)新形式、創(chuàng)新手段、創(chuàng)新載體,不斷增強吸引力、感染力和凝聚力。必須構建廉政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,將廉政的理念和行為模式變成黨政系統(tǒng)行之有效的體制、規(guī)范和傳統(tǒng),實現(xiàn)制度的文化化和文化的制度化。
注重廉政文化理論體系的研究和創(chuàng)建
廉政文化建設必須把廉政文化理論研究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先導性、基礎性工作來抓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加快廉政文化研究人才培養(yǎng)步伐;加強廉政文化的學科建設;組織專家學者對社會廉政文化、政府廉政文化、公職廉政文化以及廉政價值觀、廉政法規(guī)體系、廉政隊伍建設、廉政活動及評價機制等基本內容進行科學研究,邀請廉政研究專家、教育及心理專家和政府的宣傳專家以及現(xiàn)代傳媒制作技術人員,特別是一些大案要案的查辦機關參與進來,一起雕琢、編輯、剪裁廉政文化的素材,以形成成熟的廉政文化教材,根據時代發(fā)展的要求,不斷豐富和完善,逐步形成一個完整、系統(tǒng)、有效的反腐敗理論體系,為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提供保障。
搭建廉政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
廉政文化要在反腐敗斗爭中充分發(fā)揮作用,一定要有好的廉政文化建設的組織傳播形式。這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第二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有了好的內容,如果不重視形式、載體和途徑,廉政文化建設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另外,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的組織以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也會成為廉政文化建設的瓶頸性因素。廉政文化建設的形式幾乎可以采取人類現(xiàn)有的各種傳播、教育、學習載體和方式。如網絡、電視、廣播、報紙、圖書,教育、培訓、宣傳、展覽、報告會、研討會、參與式學習、文藝演出等等。
凸顯廉政文化建設的重點人群
各級領導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設重點人群。提高領導干部廉政文化素養(yǎng),是黨的事業(yè)興旺發(fā)達的內在要求,是人民群眾的主觀愿望和客觀要求,也是領導干部增強自身素質、履行肩負職責的重要保證。在廣大黨政干部中營造立黨為公、執(zhí)政為民,遵紀守法、公平公正,求真務實、聯(lián)系群眾、廉潔自律、艱苦奮斗的廉政文化氛圍;教育干部抵制和消除滋生腐敗的各種不良影響,引導他們在中華廉政文化傳統(tǒng)中汲取營養(yǎng),引導他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、利益觀,做到政治堅定,堅持原則,敬業(yè)奉獻,清廉自守,以過硬的素質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。
確立廉政文化建設的評估標準
廉政文化建設評估核心是確立科學評估標準。一看是否遏止腐敗意識蔓延,即大眾對于腐敗危害的認知度、對于反腐敗工作的支持度是否提升。二看是否促進了工作落實,即是否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責任感和主動性,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。三看是否提高了基本素質,即是否推動了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,使黨員干部在政治素質、道德素質上不斷提升進步。四看是否形成了良好風尚,即是否形成弘揚求真務實、開拓進??;勤奮敬業(yè)、埋頭苦干;誠信友愛、團結和諧的精神以及以廉為榮、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。經過科學的抽樣調查和長期的、連續(xù)的調查比較,就可以對廉政文化建設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。
?。ㄗ髡呦岛笔〖o委、省監(jiān)察廳二室副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