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0-04-02 08:13:17 訪問次數(shù): 佚名 信息來源: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
-
核心提示
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》正式頒布施行,體現(xiàn)了我們黨科學管黨、制度管黨、從嚴治黨的決心和能力。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,學習貫徹落實《廉政準則》,就是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,把廉潔從政從我做起的優(yōu)良作風作為孜孜以求的幸福指數(shù),內(nèi)刻于心,外化為行,以反腐倡廉的實際行動凝聚黨心民心。
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是黨的作風的集中體現(xiàn),關系著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,反映著黨的執(zhí)政能力和執(zhí)政水平。黨員領導干部優(yōu)良的作風是凝聚黨心、民心的巨大力量,能夠孕育和激發(fā)出強大的創(chuàng)造力、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。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,要追求真正、長久的幸福,要獲得更高的幸福指數(shù),必須把保持和弘揚優(yōu)良作風作為追求幸福、錘煉幸福指數(shù)的一個基本切入點。
要常懷敬畏之心,慎思慎獨,做一個謙遜的人。敬畏是指人類作為意識主體對一定對象的畏懼和敬重,并因此而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。敬畏使人向上蒼開放一己的內(nèi)心,使人愛而誠懇,使人莊重而謙卑,它使人仰望蒼穹而深深感動,使人珍惜與萬物蒼生本來具有的生命關聯(lián)。作為一名手中掌有權力的黨員領導干部,必須要有敬畏之心。要敬畏自然的神圣。要敬畏制度的神圣。要敬畏道德的神圣。只有心存對自然、對制度、對道德的敬畏,頭腦中常有一個“怕”字,我們心里才能經(jīng)常裝著老百姓,在日常的工作中凡事三思而后行;也才能在別人看不到、聽不見的地方事事注意,潔身自好,問心無愧。
要常棄非分之想,定心定行,做一個自律的人。所謂非分之想,就是那些超出自己本分的想法和要求。許多腐敗分子剛開始工作時都能做到勤懇踏實、清正廉潔,但是在各種誘惑面前,不慮于微,不防于小,不堵于初,終因“忍不過”而吞下“誘餌”,禍延國家和人民,殃及自身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定力。在內(nèi)心形成一種強大的 “定力”,才不會思想失重、操守失據(jù)、防線失守。
要常修為政之德,加強錘煉,做一個高尚的人。常修為政之德,就是要心修一個“正”字。古人云:“政者,正也”;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”;“己不正,焉能正人”。無數(shù)事實說明,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若能恪守“正”字,踐行“正”字,人品端正、為人正派、光明正大、剛正不阿、伸張正義,就能有根基、有底蘊、有建樹、有政聲。黨員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等不來,上級封不來,只有靠自己加強道德修養(yǎng)、加強黨性鍛煉,一點一滴積累起來。
要常思索取之害,注重分享,做一個健康的人。索取和分享恰好是人類最根本的兩種本能,可我們常常泛濫了前者卻遺忘了后者。茅于軾在《中國人的道德前景》中分析了導致中國無法根本脫貧的原因——“中國人把過多的能量用于內(nèi)耗和獨占,而非創(chuàng)造和分享”??偸窍氇毾碡敻弧⒊删?、榮譽……,但最終卻往往失去。講分享,就是讓自己“內(nèi)省吾身”,看到自己的不足,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。更重要的是,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喜悅,是一種健康的心態(tài),多發(fā)現(xiàn)身邊的美與善,時刻體驗溫暖的人生,就會放棄、淡化貪欲,珍惜當下的幸福。
?。ㄗ髡呦电羁h縣委書記)